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风筝匠人张效东:一双巧手让风筝“活”起来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42天前 | 254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对风筝情有独钟,吃饭睡觉都忘不了风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张效东一生与风筝结缘。

“我对风筝情有独钟,吃饭睡觉都忘不了风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张效东一生与风筝结缘。他自幼酷爱美术,8岁起就跟爷爷学习扎风筝,在家庭熏陶和祖父的言传身教下,逐步掌握了潍坊风筝制作技艺,在这个行当里,一干就是60多年。

电影《封神》中的玄鸟出自他!风筝匠人张效东:一双巧手让风筝“活”起来

  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北濒渤海湾,南临黄海,春天风多雨少,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产生了潍坊风筝,其种类繁多,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板子风筝、串式风筝等。“潍坊风筝的特点是扎什么像什么,把喜怒哀乐都能汇聚在风筝上。”聊起潍坊风筝的特点,张效东头头是道。

  1984年,潍坊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风筝会,张效东精心扎制了一只板式风筝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当年的放飞绘画一等奖,这更加激发了他对风筝制作的热情。不满足于“燕子”“八卦”等传统简单的风筝样式,张效东开始追求“使风筝响起来”“让风筝活起来”。张效东系统地学习了潍坊风筝扎制的各类书籍,并且把他年少时学到的舞美绘画、京剧服装制作、机械原理等知识应用到风筝制作当中。“因为我从小学过修表修锁,所以我考虑到用表的齿轮将风筝动起来。用我学的机械原理,让风筝飞得更高”,经过张效东反复研究和实践后,这种能够“动起来”的风筝十分成功。在往后的生活中,他更是将自己的生活所感和传统风筝融合在一起,让潍坊风筝走出了一条创新的路。

  2019年,电影《封神:朝歌风云》剧组找到了张效东,希望他能为电影打造一个玄鸟道具,来展现影片中殷寿登基大典上“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张效东将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融入影视道具制作,使用竹条3000多米,历时2个多月,制作完成了影片中头尾、双翼都灵活可动,需要多人托举的巨大“玄鸟”,营造了电影中登基大典恢宏浩大的场景。

电影《封神》中的玄鸟出自他!风筝匠人张效东:一双巧手让风筝“活”起来

  张效东有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工作室,其中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有时为了扎一个自己满意的风筝,他经常不吃不喝,在工作室一做就是10个小时。为了传承潍坊风筝制作技艺,张效东还先后前往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进行教学、办展,与国外的风筝爱好者交流,让中国风筝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

  现在,70多岁的张效东依然经常到学校开展讲学活动,培养孩子们对“风筝”的兴趣。除此之外,他的非遗课堂还走进了聋哑学校,“聋哑学校的孩子没有办法说话,可上完课,他们就对我竖起大拇指,表达认可。”张效东说。

  潍坊风筝带给了张效东很多光环,他先后被授予潍坊工艺美术大师、潍坊风筝明星、潍坊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潍坊市首届艺术大师、国际风筝艺术大师等称号,每次外出参加活动,他也不忘宣传家乡潍坊,宣传潍坊风筝,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对风筝情有独钟”。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