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主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王梅云:扎根祖国沃土,耕耘临床一线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102天前 | 111 次浏览 | 分享到:
王梅云,现任郑州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学术副院长,河南省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河南省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河南省神经疾病影像诊断与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功能与分子成像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她曾担任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OCSMRM)主席,国内首位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精神成像学组主席,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理事会理事,是国内首个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王梅云,现任郑州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学术副院长,河南省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河南省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河南省神经疾病影像诊断与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功能与分子成像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她曾担任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OCSMRM)主席,国内首位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精神成像学组主席,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理事会理事,是国内首个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学成归国,致力医学影像


王梅云从事医学影像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学医的道路漫长又艰辛,正是“悬壶济世”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梦想支撑着她走过了13年的求学之路。2008年,在国际顶尖医学殿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内,身处大洋彼岸的王梅云遇到了老家河南的访问团。久违的乡音、诚挚的邀请,加上对祖国难以割舍的热爱和眷恋让王梅云久久不能平静,最终她决定回国,为祖国和家乡的医学事业做贡献。2008年底,王梅云作为省卫生厅海外高端医学引进人才回到了家乡河南,开始了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的工作。


回国后,王梅云长期致力于重大疾病医学影像诊疗与研究工作。她利用在哈佛大学学习到的先进知识,积极推动家乡河南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在神经调控无创治疗、功能和分子影像新技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研发及应用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她针对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过程中的重大临床难题,率先开发个体化脑功能成像等高级磁共振成像技术,为帕金森病、脑卒中等重大神经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新技术,推动我国神经影像学跻身国际行列。她牵头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在国内开展了首个帕金森病震颤的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也称“磁波刀”)治疗,这标志着我国微创、无创治疗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人民网、新华网等3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目前,王梅云担任河南省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医学影像主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为更好服务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水平,科室在她的带领下积极引进全身2米动态成像PET-CT、一体化PET-MR等国际顶尖的医疗设备。王梅云所带领的团队在2017年被评为省优秀创新科技团队。自2016年起,河南省人民医院入选复旦大学发起的“全国百强综合性医院排行榜”,医学影像科更是获得全国提名(前20名)及华中区前5名的好成绩。她本人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先后当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主席、候任主席、理事会理事等领导决策职务,这标志着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抗击疫情,攻关新冠筛查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轨迹。疫情面前,党和政府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全国上下进行了一场抗疫大战,这也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医院医学影像科自疫情开始即转化为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岗位,承担确诊及疑似发热患者的检查工作。王梅云接到命令便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小组和科研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指挥全局,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这场抗疫大战中,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在她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及时规划发热门诊(疫情)专用CT机(北斗CT)、DR机及候诊检查区域,并实行三级防护标准进行新冠肺炎筛查,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流程,安排普放、CT技师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进行胸部CT检查和床边检查,制定发热病人在影像科内的专门通道、操作流程,与发热门诊无缝连接,确保实时监控每位疑似患者,累计共完成几十万例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筛查工作,且科室165名医技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王梅云在积极开展新冠肺炎临床防控同时,为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她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迅速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围绕临床防控问题开展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抗击疫情当中。把论文写在抗疫的第一线,这是医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医务工作人员对一线诊治经验进行记录、总结,形成报告论文,可以为尽快控制疫情提供宝贵的经验。王梅云带领团队撰写的《Presumed Asymptomatic Carrier Transmission of COVID-19》被四大顶级综合医学期刊之一《美国医学会杂志》录用发表(影响因子56.272,SCI被引已达5067次,且为JAMA近三年文章被引次数排名前10名)。该文章是全球放射学界在该期刊发表的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文章,指出无症状感染者为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对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有重要的警示和指导意义。王梅云主编中、英文版《新冠肺炎综合防控诊治丛书——影像学诊断图谱》各1部,英文版被全球最大出版商Elsevier选中再版并在全球发行,是首位在全球发表了新冠肺炎的PET-MR研究文章等多个重量级成果的专家。


王梅云通过河南省电视台等各类媒体与线上平台举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表现解析》(2020.03.0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2020.03.05)、《新型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会传染吗?如何防控?》(2020.03.16)系列讲座,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基于在新冠肺炎临床防控和科技攻关等方面的成绩,她被科技部、河南省科协先后授予“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梅云自归国以来,扎根祖国沃土,耕耘临床一线,取得了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在国际顶级SCI期刊《JAMA》(IF:56.272)、《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IF:53.440)、《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919)、《Molecular Psychiatry》(IF:15.992)、放射领域排名第一期刊《Radiology》(IF:11.105)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35篇,其中10分以上17篇,5分以上55篇,被引用9000余次,3篇论文入选全球TOP1%ESI高被引论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她主持了许多国家重点项目,获得省杰出人才、省杰出青年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曾受邀在国际一流会议和国外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作特邀英文讲座50多次。



  • 06 2023-09

    热爱艺术 诠释完美——丰华舞韵文化......

    黎婉婷是一位日资企业深耕25年的资深白领转型从事文化艺术影视传媒事业,是一位集管理与技术,且热爱文化艺术的复合型有为青年人才,一直以来在企业负责工会工作,和上级......

  • 16 2023-08

    遗憾从军梦 争当拥军人 ——记义乌......

    王国平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濒临长江北部的丹阳地区,60年代的王国平正是成长在红旗下、对人民解放军十分崇敬。据了解,解放前,这里是陈毅、管文蔚领导的新四军挺进纵......

  • 08 2023-08

    献出一份爱心 收获无数温暖

    胸怀仁爱之心,广行济困之举,这是对朱小珠热心慈善事业的真实写照。十五年来,她传播传统文化,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坚持行善义举。工作之余,组织爱心团队,积极扶贫济困、......

  • 26 2023-07

    大医慧精诚 仁心谋健康——王皓之

    王皓之满怀赤诚的经营着中医的人生梦想,将自己的真情倾洒在中医学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用他独具一格的思维模式和行动魄力,铸造了一代中医名家的传说,善心行事全心奉献,在......

  • 15 2023-07

    扬中华武术神威 铸民族精神丰碑 —......

    杨成章出生于1974年,现任海南省散打搏击运动协会会长,中囯武术六段,国际马伽术认证教官。杨成章认为没有最厉害的功夫,只有最强的人,强者都有一个共同性格特质,那......

  • 05 2023-07

    骆建军:十年磨一剑,打造“中国芯”

    骆建军,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院院长,钱江特聘教授,国际Flash Memory Summit峰会中国区主席。他在......

  • 02 2023-07

    钱宇:仁心仁术,书写医者情怀

    钱宇,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骨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突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国际上首创“微创化腰椎......

  • 30 2023-06

    张汉霆:潜心钻研勇攀医学高峰,情系祖国不......

    张汉霆,现任青岛大学药学院院长。他是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原终身教授、博导,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总会(CAST-USA)董事会......

  • 28 2023-06

    陕西步长再次荣获“咸阳市优秀民营企业”称......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脑心通及中风健脑帽系列产品、胶囊剂等。公司曾获得多项荣誉,如2019年度中华民族医药百强品牌企业、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