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新区双创风采人物——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总经理 徐凯
徐凯,襄阳兴亿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总经理。
70后的徐凯是黄冈麻城人,来襄阳已经20余年,是真正的草根创业者,早期从建筑行业开始干起,凭借认真、执着和能吃苦的劲儿,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2012年起,随着国家产业升级的步伐,徐凯开始谋划未来发展之路,“一开始是想从传统建筑行业入手,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徐凯说,随后他成立了襄阳兴亿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顶着巨大的压力投资1.3亿元,在高新区大李沟建立了一栋23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希望在社区配套服务和老年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
然而,附近一些市场迟迟未搬走,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脚步一再放缓;但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的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徐凯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我发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同时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创业文件的出台,有效地促进了各类创业人才、创新资源汇聚襄阳,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公司的定位。在潜心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前往一线城市学习、梳理发展思路后,我最终决定转型。”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于2015年应运而生。
“蓝图已经绘就,干就干出个名堂”,徐凯果敢而坚定,“我们要倾力打造汉江流域乃至中国中部一流的创业创新产业平台!”
说干就干,确定了产业园定位“互联网+”、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创新领域,重点孵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企业后,徐凯带领团队开始遴选项目、挖掘企业。从半年内未有一家企业入驻,到如今近90%的入住率,虽然民营产业园招商难,但徐凯却一再强调要找合适的企业,“不符合标准的,招进来毫无意义,也破坏了轻松干净的创业环境,我们要对园区的其他企业负责,把好入驻关,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寻求更合适的企业合作。”
正是徐凯的严格和坚持,才有了今天人气高涨的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湖北易木科技、经泰节能材料、湖北淘大集、湖北外综服、湖北雷盛、星乐传媒、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英诺迪克北欧国际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园通过培育、挖掘、引进聚集了一批创业团队、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区域互联网龙头企业,形成了创业创新要素的聚集,逐步搭建起完善了创业创新生态。
“我们做孵化器,做产业园,就是希望让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节省时间、少走弯路,营造创业者聚集效应,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徐凯说产业园一直遵循的理念,就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创业者缺人才,产业园可以通过对接招聘平台、举办招聘会等方式挖掘和吸引人才;创业者有住房的需求,产业园就积极联系住建局,对接“水岸新城”的公租房作为产业园的“双创公寓”,积极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创业者缺资金,产业园自己投资或者帮助创业者对接投融资平台;创业者不善于管理,产业园定期有管理类、人事类的培训;企业有了专利成果而不知如何转化,产业园也可以对接技术交易平台帮助其进行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这样举措,既解决了企业发展的难点,也为产业园的发展找到了方向。
5年来,徐凯带领团队,以创业者需求为发展引领,逐步形成以培育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技术引进和转化孵化的专业化双创载体,并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省级小型微型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培育出一批襄阳本土的创业创新的人才和团队。
2017年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全市唯一一家民营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徐凯对他的团队说:这是对我们之前工作的肯定,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我们一定要继续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
2018年徐凯带领团队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双创的内容,并组织产业园管理人员集体赴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考察学习先进的双创园区管理经验,发现成功的园区党建工作都特别出色。徐凯重新调整园区的发展思路,以“跟党一起创业”为核心理念,打造“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统筹协调各方各类资源,构建服务型、开放型、集约化、互联互通的枢纽平台,积极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人才、服务企业。
2019年产业园服务的企业已超过200家,年带动就业超1500人,一栋22000平的大楼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响应国家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和省市区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背景,基于产业园依托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先发优势,努力培育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能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市委、市政府、高新区积极推动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二期项目。
2020年3月26日,项目与高新区正式签约,总投资15亿元,建设“城市双创综合体”,总建筑面积愈30万平方米,新增双创服务面积数倍于当前,项目建成后平台入驻的企业将超千家,服务人才达到15000人,建成集互联网产业生态、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孵化、总部经济以及城市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创新示范基地、高新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襄阳城市双创中心。
“付出是最好的回报”,这是徐凯常对他的团队说的话,也是他身体力行的准则。作为公司负责人,他从不松懈,每天第一个来到公司,经常最后一个离开。他时常告诫员工,不要假装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在他的带领下,汉江创业创新产业园打造出一支能吃苦、愿奉献、能力强、精神足的服务团队,为入驻的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成长腾飞。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版权所有 © 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浏览本站
Copyright © 2001-2025 www.sjdc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