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弘扬太极文化 传承太极精神
来源: | 作者:郝云 | 发布时间: 1046天前 | 13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太极拳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明显的健身功效,正如拳论所称的“若问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丹”。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快,许多人身心长期处于高度、超负荷紧张的状态,需要增加适当的锻炼。练习太极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太极拳最关键之一是平衡心气,。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太极拳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是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瑰宝。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

 

 

太极拳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明显的健身功效,正如拳论所称的“若问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丹”。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快,许多人身心长期处于高度、超负荷紧张的状态,需要增加适当的锻炼。练习太极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太极拳最关键之一是平衡心气,。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有这样一位太极拳老师用他的亲身感受诠释了太极文化健身的作用,他就是太极拳世界非遗传承人,中华太极拳传承形象大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服务志愿者、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陈德金。以下是他的真实自述。


我是甘肃省秦安县人。大专学历,高级教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2012年10月5日正式拜国际太极院院长陈炳大师为师,成为入室弟子,师门排行第28。



现为河南省一级拳师,中华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授予高级授拳资格证,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二级武术裁判,陈家沟太极拳协会永久会员。被太极网聘为太极网-全媒体首席武术导师、天水市武术协会委员、秦安分会会长,秦安县武术协会主席、秦安县太极拳协会副主席,陈家沟国际太极院外派教练,甘肃秦安陈家沟陈炳太极院院长兼总教练。现有四十九位入门弟子,均成为陈式太极拳第十四代传承人,2014年被陈家沟村委会授予“非物质文化陈式太极拳优秀传承人”称号。2014年天水市教体局,天水市体育总会·天水市武术协会举办的伏羲武术跆拳道大奖赛特邀专家评委。被授予优秀裁判员和教练员。2015年天水市体育局,天水市体育总会,天水市武术协会举办的华夏国际武状元争霸赛特邀专家评委,被授予华夏武状元金腰带奖。2015年中国武协对我创编的《陈式太极拳28式》做了审定,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监制出版了《中华武藏》系列教学光盘《陈式太极拳28式》及书籍即将于读者及太极拳爱好者见面。



从2008年起我拜师修炼太极拳得到真传。以我个人的感受和亲身经历觉得什么体育运动和民间活动都比不上太极拳好,难忘的2007年4月的一天我的运气不好,在骑摩托车出差开会时路遇车祸,在住院中结果查出了恶性胃肿瘤。

 


手术之后,胃切除了三分之二,保留了不到三分之一。在采用科学手段,激光微创加药物化疗和放疗去攻杀癌细胞。请想一想整个治疗及化疗过程,对人体的摧残是何等的痛苦啊! 住院时,经一起的难友们介绍,练太极拳能缓解痛苦,学习养身功法能调解心理气血。对化疗中的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有所减轻。对身体的康复很有效果。主治医生也推荐让去修心养身去练太极拳。能促使身体机能转化,精神状态以及身体素质的增强免疫力很有帮助。能减轻在化疗过程中的许多痛苦与药物反应……


 

在这些人的鼓励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下定决心去找师傅练太极拳。第一次去陈家沟时,村边就碰见了练习太极拳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年轻人在打拳时非常别趣,呼呼生风发劲动地有声。便进行了询问。他说“你这种情况学习太极拳不是一般人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还得找正经师傅教。”东家寻西家问,在一个不寻常的地方见到了陈炳老师。当时就感觉来说,陈炳老师是一个太年轻的师傅,在我印象中的太极拳大师应该是白发苍苍鹤发童颜才是!这是不是能够靠住?第二天带着怀疑转辗打听再打听,结果陈家沟人人会打拳,个个是真传。大多数老师都很年轻,他肯定能教我。于是,就和儿子商量决定了跟陈炳老师学拳。

 

 

我要接受六次化疗的,当我完成第三次化疗后,开始了正式的基本功法及老架一路的学习。那时候正是十一腊月,天气也很冷。刚去的时候,被化疗折腾的身体非常虚弱。头发眉毛胡须都没有了。一气之下自称自己变成秃和尚了!每天带着黑鸭舌帽遮掩丑相!站桩不到三分钟就满头大汗,浑身发抖。陈炳老师非常同情让我不要过度劳累慢慢来,累了就歇会儿吧!头几回上课时,基本上是多数时间在养,站一半时间,坐一半时间,练一会儿,歇一会儿。坚持就是胜利。老架一路学完了,六次化疗也就结束啦!由于大病在身的压力,逼着自己坚持强化锻炼,每天坐盘,站桩,打拳,早中晚各一遍。冬天天气冷了就在家里坚持,天晴就在广场锻炼。在家里站桩,练缠丝,练养生功,静坐是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十年如一日,在此基础下,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恢复了健康。


 

这一收获令家人六亲可喜,我衷心希望各位拳友在修炼太极拳的同时,身心得到越来越好的收获。总之,太极拳作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锻炼方法之一能起到健康的作用。希望全球所有癌症患者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乐观面对现实,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坚持认真习练太极拳,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增强友谊,共同分享健康!我认为传统陈式太极拳确实能够改变人生的命运,我一定为传承弘扬陈式太极拳而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这就是陈德金老师用他的坚信坚持与执着让太极文化发扬光大。


  • 07 2025-05

    用画笔和根雕诠释艺术之美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