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暮年赤子心 眼见残疾苦 坚守扶贫路 ——访山丹县自强助残扶贫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学诗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665天前 | 589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学诗是一名年已七十的耄耋老人,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退休后的日子里,他没有一刻闲着,每天都在为当地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谋划脱贫致富之路。考虑到山丹县地理环境独特, 山丹羊肉更是冠绝河西走廊,是一款有着悠久历史的特色产品,陈学诗提出了规模可大可小,更灵活的舍饲养羊方法,并成立了山丹县自强助残扶贫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帮助了许许多多的贫苦人民实现脱贫致富。


引言:大千世界,有多少人活得衣食无忧,就有多少人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苦难的 生活不被看见,就算偶然通过某种渠道得以被看见,也不被给予重视。芸芸众生,都疲 于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忙碌,无暇顾及他人,但总有人在看到那些悲惨命运的人儿之后, 自愿承担起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将他人的命运系于自身,努力地尝试去改变这些人的命运。

 

虽至人生暮年 无悔大爱之心

 

陈学诗是一名年已七十的耄耋老人,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退休后的日子里,他没有一刻闲着,每天都在为当地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谋划脱贫致富之路。考虑到山丹县地理环境独特, 山丹羊肉更是冠绝河西走廊,是一款有着悠久历史的特色产品,陈学诗提出了规模可大可小,更灵活的舍饲养羊方法,并成立了山丹县自强助残扶贫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帮助了许许多多的贫苦人民实现脱贫致富。

 

浮生如寄望世间百态 桑榆非晚助扶贫之路

 

陈学诗 1952 年出生于甘肃省,在那个文化土壤贫瘠的年代,陈学诗是少数的大学生之一。良好的教育让他在文化的滋养中,接触到了很多古代的先贤。古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品格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处世态度时时激励着陈学诗,让他养成了以善待人的作风。


1974 年他从甘肃省农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他曾在霍城公社、县种公司、县政府办公室、清泉乡政府、老军乡政府、县残联工作,在担任领导工作期间,多次受到省、地、县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多年来的一线工作,让他接触到了许许多多底层的贫困人民,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的水深火热。在陈学诗的多次调任中,有一次他被调到了县残联工作,正是这次工作,让他看到了和平美好的社会下还有这样一群身不由己的人。他们因为身体的残缺,有些自小就被父母遗弃,有些即便没有被遗弃也因为严重残疾无法从事大多数的社会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经济来源,这对于他们原本就艰辛的人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般的必然。”亲眼见证过残疾人群水深火热的生活后, 陈学诗就再也放不下了。“能发一点光便是一点光, 能帮助一个人便是一个人”,秉持着这样的信念,1992 年退休之后,陈学诗便开始了为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寻找出路的日子。


由于他长期在乡镇党委、政府担任领导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知识,具备农业综合管理能力和具体工作的系统经验。经考察他发现当地具有以养羊为副业振兴经济的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当地的草料资源十分丰富;二是当地群众祖祖辈辈都有养羊的传统习惯;三是近几年县乡村建起了比较齐全的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四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水土等资源和生态优势条件适应于羊只的生长发育, 且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上乘,口感口味独特且没有腥味,是理想的山丹特产山丹羊肉肉羊养殖基地;五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对畜产品、特别是低脂肪的牛羊肉需求量越来越大, 羊肉价格稳中趋升。


一直以来,山丹县以羊肉闻名天下,山丹羊肉曾获得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更是山丹县首个地理标志商标。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来助力扶贫产业,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成功的可能性。


考虑到残疾人行动不便,大批量饲养羊是不现实的,基于此,陈学诗提出了舍饲养羊。舍饲养殖食草家畜投资可多可少,规模可大可小,且科学养殖技能易掌握,不失为一条能够同时照顾到残疾人和贫困家庭,使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行之路。


说干就干,经过多次筹划,东奔西走,奔波于县里的各个部门,最终在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陈学诗用自已多年积赞的一笔养老金和退休金作为启动资金,于 2014 年筹办了“山丹县自强助残扶贫养殖公司”。


创业初期政府还没有关注到残疾人领域,没有政策上的支持,也没有典型的案例,公司发展阻力重重。但陈学诗不畏强权,克服困难,凭借着一颗赤诚的心,经过几年来不断地摸索和发展, 山丹县自强助残扶贫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现在已经储种羊 1000 多只,且公司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目前公司的牛肉远销广州、深圳、河南、青海、乌鲁木齐市、兰州等地,甚至有的出口到国外。因为羊肉肉质鲜美,品质极高,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消费者的称赞,帮助当地很多农户实现了脱贫。

 

蓦然回首看来路漫漫奋楫笃行至无疆未来

 

谈到最难忘的人和事,陈学诗没有提及创业过程中的艰辛,而是想到了那些生活劳苦的残疾人。据他回忆,在残联工作的时候,见过一位高位截瘫的小伙子,虽然享受着国家的低保政策, 但他还有六十岁的父母需要赡养,没有工作,得到的资助也难以维系三个人的温饱,绝望像阴霾一样笼罩着他。类似的人和事,陈学诗见过太多太多,他也想尽心尽力地去帮助他们,但他微薄的工资,也仅仅能够赞助小部分人。谈到这,这位七十岁的老人泣不成声。


在退休后创办企业的过程中,陈学诗的后辈们一开始也是反对的。身为子女,他们更希望自己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可以颐养天年,安心舒适地度过晚年。可是对于陈学诗来说,如若不能去帮助这些悲苦之人,何谈安心?思及那些苦难的家庭,陈学诗在创办助残扶贫企业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他的努力也带动了身边更多的人关注这些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


虽然现在已经创办了助残扶贫养殖业公司,也帮助了许多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度过了揭不开锅的日子,但是陈学诗还是觉得自己做得太少太少了。比起创办企业的艰辛,那些还处于水火之中的残疾人面临的困境,更让陈学诗悲痛。零落成泥碾作尘,抱着这样一份付出的心, 陈学诗总是倾尽所有,一步一步把企业继续壮大,以此帮助更多的人。

 

明白个人能力是有限的,2022 年,陈学诗将带着这颗大爱之心,参加今年三月的在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五届公益事业大典,促进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倡导更多人关注残疾人群和低收入人群,避免再次出现返贫现象。陈学诗真心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到这些弱势群体,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低收入人群特别是残疾人士的生活状态,能够体会到他们的辛酸与无奈,并愿意伸出援手,社会才会越来越美好。



在这次活动中,鉴于陈学诗事迹突出,为山丹县打开一条依托有利的自然资源发展助残扶贫之路的贡献,他在第五届公益事业大典中被授予《“我和我的祖国”2021 年度最佳公益践行奖 》荣誉称号。


在企业的未来规划上,陈学诗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方向。一方面是继续在养殖羊方面上深耕细作,陈学诗定下了新建年繁殖 10000 只小尾寒羊羔羊的繁殖场一个;组建年运销 100 万只肉羊、羔羊的龙头企业一个;发展 5000 只以上的育肥养殖户 1000 户,30 只以上的规模育肥养殖户 3000 户的目标,以此带动全县残疾人及家庭、低收入家庭年出栏羔羊、肉羊 100 万只,实现逐步脱困,走向小康。另一方面,陈学诗打算在养殖羊的基础上,开辟新的领域,开发农业模式, 计划开发《万亩油用牡丹综合开发》《夕阳红养老院》等联合项目,这种规模较大的项目可以为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或者低收入家庭多一份收入来源,从而进一步加速全县的致富之路。


尽管如此,陈学诗却觉得自己做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对于陈学诗来说,他认为自己所发出来的,只是一点微薄的光亮,可恰恰就是这一点光亮,却点亮了无数生活在底层人们的一生, 也许这就是善意的力量。人无完人,在助残扶贫的道路上,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但如果有成千上万个人,成千上万种善意,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贫穷不再”这个美好的愿景。


山丹县自强助残扶贫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从 2014 年创办至今已经 8 年,短短的 8 年里它帮助了多少个家庭找到了未来的希望。山丹县自强助残扶贫养殖责任有限公司,这几个字背后所承载的是一份强大的责任感,它所爆发出来的是一股庞大的生命力。希望未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关注到这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就算是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数以万计的人们,这些微薄的力量也终将汇聚成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滋养着每一个被帮助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