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韩再芬:一曲黄梅调 谁人不知是安庆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42天前 | 231 次浏览 | 分享到:
韩再芬从非遗传承的角度详细介绍道,黄梅戏是一种活体文化,让很多沉寂纸面、时间久远的动人故事可以再现于舞台。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再芬正在接受采访。

  “一座黄梅城,满城尽是戏中人。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这段唱词展现了安庆与黄梅戏的深厚缘分。韩再芬从非遗传承的角度详细介绍道,黄梅戏是一种活体文化,让很多沉寂纸面、时间久远的动人故事可以再现于舞台。从《打猪草》的泥土芳香到《打豆腐》的诙谐幽默,从《天仙配》的悲欢离合到《女驸马》的勇敢聪慧,黄梅戏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灵魂式艺术。

  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滋养。“在安庆,黄梅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剧种。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在宣传推广黄梅戏的同时,赋能整个城市的发展。”韩再芬说,如今,大剧院荟萃精品大戏,小剧场常演经典小戏,不少戏迷游客来安庆驻足观景的同时,也会留足时间品味一段黄梅雅韵。黄梅戏,已经成为安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韩再芬事迹简介:

  韩再芬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艺40多年来,她先后创作主演了《女驸马》《徽州女人》《徽州往事》等大量舞台作品;两次荣获“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戏剧奖”以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等。她主导和组织成立的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和黄梅戏艺术传承委员会,在抢救性保护和接续传承方面做出积极贡献。首创“为文化产品赋予品牌”概念,组建“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国第一家国有艺术院团实行股份制改造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成功锻造“再芬黄梅”知名戏剧品牌;创立近15年的再芬黄梅青年团成长为行业内后备力量的标杆和典范,奠定了非遗传承的重要人才基础;2006年,在韩再芬的推动下,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成立。深化校企合作,创造性地建立了“戏曲文科实验室”这一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成果卓著。一直以来,韩再芬始终扎根人民,持续开展各类戏曲进校园、下基层、全国巡演及国际交流等活动。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