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戈壁追寻盐湖梦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64天前 | 332 次浏览 | 分享到:
春耕伊始,在祖国西北角的柴达木盆地,粮食的“粮食”钾肥正从盐湖中不断产出,从荒芜戈壁运往沃野良田。

春耕伊始,在祖国西北角的柴达木盆地,粮食的“粮食”钾肥正从盐湖中不断产出,从荒芜戈壁运往沃野良田。

千余里外,位于青海西宁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内,记者跟随科研人员,打开“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库”,电脑屏幕上,包括柴达木盆地盐湖在内,国内所有盐湖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尽收眼底。

盐湖资源是青海省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

2024年11月25日,王建萍(右三)和科研团队在盐湖进行野外考察

数据库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副所长王建萍告诉记者,目前科研人员正尝试利用AI技术将这一全国最大的“数字盐湖”升级为“智能盐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数据库中搜索一种盐湖类型,就能匹配相应的开发方案”。

而60余年前,为找到一个盐湖,科研人员需要一连在茫茫戈壁走好几天。

上世纪50年代,以著名化学家柳大纲为代表的盐湖调查队,肩负“为国找钾”的重任,深入柴达木盆地勘探,并于1965年建成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专门从事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从实地勘探到产业应用,在三代科研人员接续努力下,化学元素相继从盐湖中“苏醒”:我国钾肥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自给率常年保持在50%以上,增强了在国际钾肥贸易中的话语权;破解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世界性难题,成果率先得到产业化应用。

“盐湖资源开发进入综合化、集约化和精细化的全新阶段,作为新一代盐湖科研工作者,我还能做些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2012年王建萍通过中国科学院人才引进项目,来到青海盐湖所工作。

盐湖大多分布在西部高寒干旱区,虽然这里产业开发已经推进几十年,但恶劣的自然条件从未改变。面对频繁的野外考察,王建萍说:“老一辈盐湖科学家工作‘艰苦’,我们只是‘辛苦’。”

2020年5月6日,王建萍(左二)参加盐湖区雨洪增补与卤水资源绿色开发技术集成与示范区选址考察

一字之差是我国西部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

王建萍和研究团队告诉记者,伴随“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地球物理探测等技术应用,近年来研究所科研装备和技术手段加速提升。“至少再不用骑着马、带着干粮去无人区走着找盐湖了。”研究所工作人员打趣道。

当前正值化肥保供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察尔汗盐湖,采盐船在水天一色的盐湖上游弋,不间断采收光卤石供应钾肥生产。

科技力量支撑下,以察尔汗盐湖为核心区域,青海柴达木盆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四的钾肥生产基地。

近年来青海相继印发《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加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需要世界级的科技水平,人才支撑是重中之重。”王建萍说,研究所希望搭建好国家级科研平台,“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人才来西部发光发热,逐梦盐湖。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