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瓜奶奶”吴明珠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70天前 | 724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不久,一则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位坐着轮椅的清瘦老人尝了一口西瓜,脸上绽出孩童般的笑容:“甜!甜!”有眼尖的网友留言:“中国人实现了‘吃瓜自由’,要感谢她!”这位因患阿尔茨海默病早已认不得人的老人,却始终惦记着瓜!因为,她是为瓜的甘甜默默耕耘了一辈子的“瓜奶奶”——9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

前不久,一则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位坐着轮椅的清瘦老人尝了一口西瓜,脸上绽出孩童般的笑容:“甜!甜!”有眼尖的网友留言:“中国人实现了‘吃瓜自由’,要感谢她!”

  这位因患阿尔茨海默病早已认不得人的老人,却始终惦记着瓜!因为,她是为瓜的甘甜默默耕耘了一辈子的“瓜奶奶”——9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

  1953年,23岁的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

  两年后,听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这位湖北姑娘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自己是学果蔬的,不如去新疆搞科研!跟领导几番软磨硬泡后,她终于坐上了去新疆的大卡车。

  在乌鲁木齐工作几个月后,吴明珠又提出请求:下到最基层!最终,吐鲁番鄯善县农技推广站成了她人生的新起点。

  那时的“瓜果之乡”吐鲁番,甜瓜种植面临着严峻问题:本地甜瓜种类单一、品质不稳定,部分品种濒临灭绝。吴明珠决定迎难而上!因为她坚信,“这里是物种的宝库,一定可以选育出优良新种”。

  现实的磨砺,远比想象中艰难。夏日,茫茫戈壁被太阳炙烤得滚烫,连毛驴都不愿出门。当听说迪坎尔村有一种品质很好的哈密瓜,吴明珠和同事二话不说就出发了。

  白天,细皮嫩肉的吴明珠被晒得脱层皮;晚上,狼群的嚎叫声在四周回荡,令人毛骨悚然。他们借来烧窑人的毡毯,睡在废弃的窑洞边。渴了,就打开水壶喝几口水;饿了,就啃几口随身带的馕。就这样,走了3天,终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品种。

  靠着一双铁脚板,吴明珠花了整整3年,普查了300多个生产队,将全地区的甜瓜资源分类整理成44个品种,为新疆甜瓜建立起第一份资源档案。

  当地人叹服了:“这姑娘的意志像钢铁那样坚强,干活像公鸡羽毛那样漂亮!”

  为了推广科学种瓜技术,吴明珠还和当地著名的“瓜把式”打起了“擂台”!

  两人各开出3亩荒地,按照各自的“秘诀”精心培植。到了秋天,吴明珠的试验田结出的瓜又多又甜,来参观的农民一拨接着一拨,瓜地都被踩出了一条小路。

  “科学种瓜亚克西(维吾尔语,意为‘好’)!”瓜农们心服口服,还给吴明珠取了一个维吾尔族名字:阿依木汗,意为月亮姑娘。

  1962年,“月亮姑娘”与同事成功集齐了吐鲁番所有的西瓜、哈密瓜、甜瓜品种,还选育出红心脆、小青皮等声名远扬的品种。

  她却仍不满足,决心做一个“追太阳的人”:春秋在新疆育种,秋冬在海南育种;利用好辐射育种、分子育种等新的育种技术,培育西瓜、甜瓜新品种……

  “不疯魔,不成活”,用在吴明珠身上一点也不夸张。有这样一则故事:1983年,因贡献突出,她可以评选中科院学部委员,可最后的名单里却没有她的名字。一问才知道,正赶上她忙着给瓜授粉,为了不误农时,她竟连申报资料都没提交。

  “即使放到现在,选育一个优良品种也需要6至7年,而吴老师62年中培育了30多个品种。”吴明珠的学生、曾任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的伊鸿平感喟。如今市面上80%以上哈密瓜品种的“血缘”都来自吴明珠培育的“皇后”。“早佳”“麒麟”等西瓜也畅销至今……

  吴明珠在瓜地里“泡”了几乎一辈子。2017年,因为身体原因,87岁高龄的她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工作。

  “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这句话,始终挂在她嘴边。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