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英姿飒爽“武”四方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74天前 | 262 次浏览 | 分享到:
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峨眉武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那年,凌云刚满22岁。扎起高马尾,套上练功服,手持峨眉刺,迈步、展身,上挑、抬眼,尽显飒爽英姿。“上午练武术基本功,下午要学峨眉武术招式,每天至少得练6个小时,不能有丝毫懈怠。”一身衣服早已湿透,在四川省峨眉山市的一家武馆中,凌云边擦汗边说。

图为峨眉女团在表演

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峨眉武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那年,凌云刚满22岁。

扎起高马尾,套上练功服,手持峨眉刺,迈步、展身,上挑、抬眼,尽显飒爽英姿。“上午练武术基本功,下午要学峨眉武术招式,每天至少得练6个小时,不能有丝毫懈怠。”一身衣服早已湿透,在四川省峨眉山市的一家武馆中,凌云边擦汗边说。

峨眉武术历史悠久,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4月,凌云带着8位师妹在第四届峨眉武术传承大会上亮相,峨眉派女子功夫团(以下简称“峨眉女团”)正式出道。

这些女孩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对武术的热爱奔赴峨眉,聚在一起,苦练武艺。“大家年纪都不大,从筹备招募到训练成团,花了近一年时间。”峨眉女团负责人李洁瑜介绍。

虽是95后,凌云已然成了峨眉女团的创始人。4岁习武,8岁评上国家二级运动员,10岁时,她独自从家乡雅安前往乐山系统学习峨眉武术。直到2020年,一则30秒的短视频“出圈”,让凌云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视频中,她身穿居家服,下楼扔垃圾,没想到,转身却从背后拔出三尺青锋。一套剑招耍下来,气势如虹,赢得阵阵惊叹,接连登上热搜。这次尝试让凌云意识到,峨眉武术与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巧妙结合,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璀璨的时代光芒。

从一开始自己拍视频,到如今签约公司策划作品,凌云通过一个个武术短视频,让中国功夫为更多人所熟知。在她看来,孤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要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靠我一个人是不够的,要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才行”。凌云在网上发出了“招募令”,引得武术爱好者纷至沓来。

峨眉武术刚柔并济、飘逸自然。为了更好表现峨眉武术的特点,峨眉女团不仅要与拍摄团队充分讨论,还得不断打磨细节。踢腿动作不够整齐,那就一遍遍来,舞枪画面不够美观,那就反复找准角度,甚至一个抱拳,都能比画10多遍。

日复一日,挥汗如雨,她们身上,训练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不服输的张婧萱,一天训练结束后,还会自己加练,第二天吃饭时,拿起筷子的手都在抖;陈禹霏每次训练都会备两套衣服,上午练完,汗水浸湿,再换一件接着练;年纪最小的李诺菲基础较差,但在姐姐们的耐心指导下,动作越发干净利落……

对凌云来说,练武过程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更是家常便饭。“这不是伤,而是我们的勋章,为的是用峨眉武术展示中国非遗的魅力。”凌云说。

巴黎奥运会前夕,身负“十八般武艺”的峨眉女团首次踏出国门,亮相巴黎。塞纳河畔,古筝声声,峨眉女团身着代表五环颜色的中式服装上演了一场武术秀,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

在巴黎,峨眉女团实现了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让世界看见东方之美。

如今,峨眉山大庙飞来殿已成为峨眉女团日常拍摄的场所。朱漆殿门、青苔石板,古建筑的厚重感与视频想要传达的意境相得益彰。峨眉枪劲力饱满,峨眉剑分花拂柳,山林间、大殿前,时常可以瞧见身着“峨眉青”功夫服的“女侠”大展拳脚的身影。

山下武馆,同样添了几分热闹。峨眉女团走红后,不少人特意从外地赶来,把孩子送来武馆求学。小朋友们下腰踢腿有模有样,纵使辛苦,仍在咬牙坚持。凌云觉得,在他们身上能够看见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凌云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一直在为梦想奔跑;一招一式之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绽放出愈发多彩的光芒。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