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青岛皓天武术运动俱乐部创始人——郑武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333天前 | 6061 次浏览 | 分享到:
郑武,字皓天,山东武术界一颗璀璨的明星,不仅在武术技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传承发扬中华武术文化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郑武,字皓天,山东武术界一颗璀璨的明星,不仅在武术技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传承发扬中华武术文化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山东省武术协会理事和螳螂拳专业委员会委员,郑武自幼便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岁起在母亲张秀芳的引领下,步入武术的世界。张秀芳,作为著名武术家周永福先生的弟子,为郑武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武术基础,特别是长拳等基础套路的修炼,为他日后在武术道路上的飞跃埋下了伏笔。
   命运的巧妙安排,让郑武有幸拜入太极螳螂拳宗师王玉山的外甥、第七代传人高松章门下,系统地学习太极螳螂拳,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种武学精神的传承。在此基础上,他还受到了多位太极螳螂拳第七代传人的悉心教导,如胡孝瑞先生传授的三回九转罗汉功拍打功,王延昌先生传授的太极螳螂拳秘传套路:梅花路、崩补2段、插花,张欣勤先生传授的太极螳螂拳的身法招法,以及师兄赵国盛先生传授的太极螳螂拳摘其要手套路及用法。这些宝贵的传承,不仅丰富了郑武的武术内涵,更让他在太极螳螂拳的修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成为该拳法的第八代传承人。
   郑武在武术竞赛中同样表现卓越,2014年至2017年间,他连续三届蝉联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武术比赛螳螂拳冠军,并在四届全国传统武术比赛中夺得象形拳金牌,展现了他在武术竞技场上的非凡实力。2022年,他被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对他武术成就与文化贡献的高度认可。

进入2023年,郑武的武术生涯再添辉煌,他在全国武术之乡比赛中荣获象形拳一等奖,随后更是经过国家体育总局严格选拔,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在境外组拳术和器械项目中摘得双金,赢得了“螳螂国手”、“穿林剑客”的美誉,这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亮相。
郑武的故事,是武术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他不仅在武术技艺上追求极致,更致力于将传统武术的精神与文化传递给更多人,为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奖牌与荣誉的积累,更是对中华武术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展现了武术人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实践。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

  • 24 2025-03

    冯兴亚:稳步推进“星灵智行计划” L3级......

    3月18日,“广汽星灵智行行动计划暨昊铂HL预售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广汽集团正式发布“星灵智行行动计划”,宣布全面升级旗下智能互联生态系统ADiGO,加速智能化......

  • 24 2025-03

    乔晓光:钟情于民族活态文化的守望者

    “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中强调了非遗进校园、传承人进课堂,可以说非遗进入到了一到九年级全部的教材,让非遗得到了极大的普及,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中央美术学院非......

  • 24 2025-03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强国建设......

    “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仍然任重道远,所以我们还要下乡收集、整理……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谈到这几十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潘......

  • 19 2025-03

    毕红:一针一线绣出中国之美

    ​京绣巧手绘神韵,非遗匠心绣风华。“京绣,源自宫廷刺绣,是集全国各地不同绣种技艺之大成,现扎根于京城的一种传统工艺。京绣以服装为重要载体,其精髓在于将服装服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