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解善彪:以画为媒,他把家乡描绘得缤纷多彩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693天前 | 888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春,就要在基层一线闪闪发光。垛田农民画非遗传承,这条路我走定了!”活动现场,解善彪言语坚定。正如颁奖词写得那样:他立足乡土、以画为媒,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是传承发展垛田文化的青年先锋。

初见解善彪,黝黑皮肤、扎着辫子,略显沉默寡言。而当谈到农民画时,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农民画给家乡带来了美感和改变,我愿意用手中的画笔,传承好这项非遗技艺,把家乡描绘得缤纷多彩。”虽是“90后”,但作为兴化市垛田农民画研究会副会长的他,已集全国乡村工匠、江苏省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等多个荣誉于一身。前不久,解善彪获评江苏“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就业还是创业?这是众多应届毕业生面临的选择。但美术专业出身的解善彪却做出了一个不同于常人的选择——支教。在河南汝州一家乡村小学,他遇到了大学素描老师,从而接触到创意墙绘创作。更重要的是,当他拿出画笔,在白纸上画出各种图案时,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场景让他觉得:手里的画笔,是有魔力的。


2013年,解善彪返乡创办画廊。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接连好几个月没接到一笔单子,交完房租身上只剩3000元。凭借着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解善彪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转机在四年后。彼时,老家垛田街道刚举办完首届“垛田杯”农民画大赛,兴化市垛田农民画研究会会长吴萍找到了解善彪,希望他能加入到垛田农民画创作队伍。“我是学素描和油画专业,讲究透视、构图等,而来源于生活的垛田农民画以原色主导,造型夸张,在构图上更是打破常规的透视,散发着垛上人家特有的乡土气息。”解善彪久经转型阵痛。第二年,兴化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垛田杯”第二届农民画大赛,解善彪创作的第一幅农民画作品《编织希望》获得了三等奖,“这也让我看到了创业路上的希望。”


在解善彪的画室,雨伞、抱枕、丝巾等垛田农民画衍生品琳琅满目;走出画室,水乡的桥、墙面,色彩浓烈的农民画构成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垛田农民画界的老前辈李劲松认为,作为一项非遗技艺,创作手段单一化等因素,几乎都是呈现在纸上,制约着垛田农民画的发展。而解善彪在传承中创新,赋予了垛田农民画新的生命力。



“比如国家级非遗竹泓木船,是乡村振兴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解善彪说,他们团队在船体上绘农民画,构成“非遗+非遗”的组合,既丰富了木船的非遗文化内涵,又借助木船销往全国各地,将垛田农民画带到千家万户。


在解善彪的带动下,垛田农民画渐渐走出“深闺”,走向全国:由他创作的农民画作品《砥砺前行》,入展由中宣部主办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展”;2019澳门国际文化艺术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扇子、环保袋子、竹笔筒等10余种垛田农民画衍生品深受好评。


“乡村振兴,青年要走在最前线。”作为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这些年来,解善彪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非遗传承、带动乡土人才回乡上。如今,他的创作团队里,10多人被评为“乡村振兴技艺师”。徒弟吴洋说,师傅总是言传身教,让他明白“非遗传承有技更要有道”的道理。



“带着牛仔帽与墨镜,挥动笔墨,那个场景与墙上的画面相映衬,也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画的魅力。”跟随解善彪学习多年的万元媛,最喜欢的就是写生课堂,到农村、田野,体验劳动生活,感受优秀农耕文化的魅力和美丽乡村的风采。像这样的写生课堂,每年有3000多人次参加。在解善彪的助力下,省特色田园乡村盐北村注册成立文旅公司,实现文创用品和农副产品年销售额180多万元,带动了一批农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青春,就要在基层一线闪闪发光。垛田农民画非遗传承,这条路我走定了!”活动现场,解善彪言语坚定。正如颁奖词写得那样:他立足乡土、以画为媒,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是传承发展垛田文化的青年先锋。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