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福建省非遗项目中医传承人花家兄弟——应邀参加2023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论坛
来源: | 作者:杨秀芳 | 发布时间: 754天前 | 386 次浏览 | 分享到:
花医师一直坚持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崇尚“中医 中药 健身 健康”。花医师真诚邀请从事中医药事业的有缘人士团结协作,共同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利益更多的国人走上健康之路!

2023年4月10日上午,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指导,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分会、亿央网等联合主办,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的2023中医药传承发展论坛在北京星光影视园成功举办。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日安堂—-花家正骨疗法,第五代传人花家兄弟:花仍钦 花仍耀。第六代传承人:花常荣  花晟荣 。


漳州日安堂“正骨疗法”中医“正骨疗法”是指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筋骨损伤的整复手法和内服外敷、小夹板固定、功能锻炼等的诊疗方法。它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法简约独到,具有简 便 廉 验的特性,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一古老的中医疗法,仍凸显其无法取代的地位。


漳州日安堂“正骨疗法”(即花家日安堂正骨疗法)系清朝同治年间花氏先辈武秀才花爱支于泉州府南安县创立并开堂行医,传医授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骨伤疗法和完整的治疗法则。其主要内容以中医“四诊 八纲辩证”为理论,运用独特正骨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手摸心会、正骨复位、理筋按摩、和膏药贴敷、小夹板固定与方药调理、导引术、功能锻炼、扶阳养生等一系列诊疗康复方法。其正骨心法要求“法随心转、技从手出”,“局部与整体兼顾,内病外治、标本兼治,治病求本”为治则的整体观念。该疗法至今已有六代传人,以其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对临床上常见病如跌打损伤、颈肩腰腿疼及康复养生等常获立竿见影之效,已让无数的患者恢复了健康,深受民众的好评。该项目世代相传,是临床活态传承的中医疗法,已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花家传承人秉持医德家训:“孝为先、德首修、传医道、承武艺、俭约己、而亲仁、家乃和、业永兴”。要求学医必须慈悲心、父母心、济人为本,救人为先;不以金钱论利益。


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该疗法和养生扶阳“治未病”等项目,在当地的中医药管理、教育、产业化发展及中医养生、创新都有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福建省非遗项目日安堂“正骨疗法”祖居。


 第五代传承人兄长花仍钦,1966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中医执业医师,龙海区政协委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漳州台商投资区道教协会会长,漳州台商投资区民盟支部委员,漳州日安堂中医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福建省楹联协会会员,龙海区诗词协会副会长,角美镇共和居委会卫生所负责人,行医至今38年。兄弟花仍耀,中医专长执业医师,1974出生于漳州市,福建省卫生学校毕业后随兄长行医至今,现任漳州日安堂中医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漳州道教协会台商区分会副秘书长,漳州市武术教练,角美镇解放居委会卫生所负责人。第六代传承人:花常荣2000年出生于漳州台商投资区,从小随父亲、叔父、祖父学医习武,2022年医学院校毕业,是漳州日安堂中医养生部负责人;花晟荣2004年出生于漳州台商投资区,中医学徒传承中。


花家兄弟多次发表医学论文,如《论骶骼关节“骨错缝”》等文章,录入华医头条网“影响力人物”《健康中国-岐黄大师》等书籍、网站。编辑《花家正骨疗法》“治未病”中医养生系列书籍。经常参加义诊和社会公益活动,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表扬。


花家兄弟不远千里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健康中国中医药传承峰会。


历年来花家兄弟一直秉承,“中医正骨的优势在于疗效好痛苦少又省钱,我们一直坚持以传统的正骨疗法外固定为主,以便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廉价的治疗方案。使骨折患者痛苦少,痊愈快,是我们的治疗首选。”花家兄弟表示:来日安堂门诊治病的,多是基层老百姓,还有一些老人、小孩,不愿承受手术的痛苦和风险。在中医人看来,很多骨折确实不需要手术,运用传统正骨疗法进行手法复位加中药外敷、小夹板固定即可获得良好疗效。


花家正骨疗法康复项目:扶阳灸是花家中医养生治未病的主要项目,其方法简单易学,疗效显著,适合于现代人的通病,如颈肩腰腿痛、跌打损伤后遗症、风寒湿瘀、空调病等。     

      

花家正骨疗法改变以往的“传男不传女”陋习,传授有缘门徒。


花家兄弟崇尚中医文化与释、道同修学,终南山与道友探讨道教与中医渊源,花家兄弟组织道长们于“保生大帝白礁慈济祖宫”举行中元普度“祈求天下太平 国泰民安 疫情早日结束”花家兄弟不但医术高超心地善良,平时也特别关心老年人的医疗健康。花医师中医门诊履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免费治疗,不收取任何费用。下图花医师在为九十三岁老人义诊并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自古言:“武术骨伤”是一家(闽南俗语说:打拳头 卖膏药),花家兄弟经常带领第六代传人花常荣 花晟荣等弟子参加国际传统武术大赛,至今获得十几枚金牌,二十多枚银牌。利用业余时间开办“共和武馆”治病之余授人以武,传播“治未病”强身健体的传统文化,在当地是家喻户晓的“花医生”。


身心健康才是真的健康,注重“治未病 调身心 保健康”,引导患者心理疗愈如心理暗示疗法,催眠疗法、能量医学疗法等。主要让患者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与意义,知道“敬畏生命 敬畏健康”。并提倡患者学习国学文化做一个爱国爱家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人,以调节身心平衡、和谐社会、仁心大爱的健康心态,让患者达到提升阳气,增强整体免疫力的作用。


花医师一直坚持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崇尚“中医 中药 健身 健康”。花医师真诚邀请从事中医药事业的有缘人士团结协作,共同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利益更多的国人走上健康之路!


新冠防疫期间,中医执业医师花医师及其传承人投身义工队伍,于抗疫第一线,体现了中医传承人爱国爱民的情怀。

 


 

本次论坛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精神及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展示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创新与发展,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竞争力为目标。



 

以“跨越疫情 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和国内中医药界的国医大师、院士、卫生健康事业的专家以及青年学者、中医药非遗传承人等,分别通过线上主旨报告、主题发言、专题讲座和线下圆桌论坛、电视对话、专家义诊等多种形式,共同助力为中医药产业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段洣毅、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张凤楼、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创新分会会长李赤泉、秘书长苏宝塍、副秘书长吉锋、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董事长姚小飞等出席会议,在会议开幕式后,分别做了“践行使命担当,助力健康中国”“后疫情时代下的中医药产业社会责任与实践”“大责任与新未来”等主题演讲。



 

主会场主题演讲完毕后,会议分论坛举行,分论坛分为“中医药守正创新”“药食同源健康产业“中药新药产业化发展”“中医药非遗传承创新”等四个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参会代表分别就分论坛的会议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在分论坛举行的同时,论坛主会场同期举办的“有温度的品牌展”和“医医到来电视会客厅”也吸引了众多的参会者。在品牌展上,众多在中医药传承发展方面做出贡献的优秀产品,争相展示自己在创新力和产品力方面的领先成就。在电视会客厅中,众多优秀的中医药方面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镜头前,就自己领域的创新成就叙述解说,组委会将就这些优秀内容剪辑制作成电视专题纪录片,制作播出,宣传推广。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漳州日安堂“正骨疗法”第五代传人花家兄弟——应邀参加2023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论坛,活动中荣获中医药传承创新人物荣誉称号!


在会议最后,组委会公布了征集《数字中医健康管理师培训及认证规程》参编单位的正式通知。疫情之后,中医药行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为了全面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本届组委会特别聘请我国中医药行业的院士专家领衔立项,起草制定中医药领域的系列团体标准,为规范行业门槛,促进健康发展添砖加瓦。本次论坛面向中医药领域征集参编单位,得到了参会代表的积极响应。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成立于1988年,是以团结国内外科学家、教育家、金融家、企业家、实业家、管理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经济合作,振兴中华,实现“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为目标的国家一级社团。


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是以在2000年由多家国家一级协会发起的经过多年发展,赢得了大量社会美誉和良好口碑的世纪大采风活动为主体,经过深化改革成立的集团公司,拥有包括“世纪大采风”在内的于正式注册的多个文化品牌,集团多年来致力于整合文化资本和传媒资源,采集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贡献力量。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