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陈云珍:坚守传承与创新 让羌绣走上时尚路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828天前 | 892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云珍,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伊珎羌绣有限公司总经理,党龄20年。2015年,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2019年7月,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陈云珍,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伊珎羌绣有限公司总经理,党龄20年。2015年,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2019年7月,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连日来的绵绵秋雨给北川新县城平添了几分凉意,9月22日,在巴拿恰商业街的羌绣合作社里,陈云珍与徒弟端坐在绣台前,边聊天,边拿着穿着彩线的绣针,来回运针。五分钟不到,一朵美丽的羊角花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了绣布上。

长达两米的绣布上,早已绣满了羊角花、辛夷花、白山羊等具有羌族特色的元素。这是陈云珍用了半年时间准备献礼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特别之作,一针一线,承载着羌家儿女对党的感恩之情,也承载着陈云珍传承羌绣的初心和使命。

陈云珍已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羌绣传统刺绣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说,作为一名党代表,将更好履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陈云珍(中)和家人在一起

主动“揽”徒 带动上万绣娘灵活就业

9月22日下午,刚吃过午饭的陈云珍正准备坐回到绣台前,窗边的一抹身影让她停下了动作:“来啦,今天是打算来把剩下的绣完吗?”

赵义琼滑动着轮椅进到房间里:“是啊,过来和你们边绣边聊。”

赵义琼是陈云珍“揽”来的绣娘之一。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让赵义琼的双腿受伤,这让原本做生意的她失去了动力。2015年,她找到了陈云珍,希望能够跟着她学习羌绣技艺。

彼时的陈云珍已经成立了北川县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她注意到一些妇女没有家庭收入,部分残疾人无法自力更生。她想,让大家一起做羌绣既能弘扬民族文化,还能增加群众收入。于是,陈云珍主动“揽”起徒弟。

这些女性可以居家就业,陈云珍按照计件计酬,收入高的一个人一月能达到几千元。

陈云珍告诉记者,在北川,像赵义琼一样实现居家灵活就业的绣娘,目前就有上百人。

实际上,这些年来,为了帮助更多人,陈云珍穿梭于北川各个羌寨之间,免费培训绣娘上万人次,既传承了民族技艺,又使更多的人有了就业门路。

“羌绣不仅是用来看的,更要让它产生价值。我要发挥所长,带领更多人绣出幸福小日子。”陈云珍把地地道道的绣花功夫,用在了脱贫攻坚上,热心肠的她巴不得有更多人一起做羌绣,“多门手艺,也多挣点零花钱嘛!”

传统与现代融合 让民族元素走向世界

陈云珍的老家在北川县青片乡一个偏远的山寨。在她的老家,当地妇女都会绣花,农闲时候绣些衣服、鞋垫。“自己穿的、用的,都是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陈云珍说,年轻女子在结婚之前,还会绣一些自己的嫁妆。

受到外婆和妈妈的影响,从记事起,陈云珍就对羌绣十分感兴趣。

在陈云珍看来,羌绣是羌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羌族传统服饰的襟边、袖口、领边都会绣有花边,同时女子腰间还会束有绣花的围裙与飘带等。

韵味独特的羌绣有着古老的历史,在多元的当下,怎么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羌绣手工艺制品呢?

为此,陈云珍下了不少功夫。她先是在女儿的带动下,自己设计图案,尝试将时尚元素融入到羌绣中。

经过不断摸索和努力,陈云珍新开发了羌绣的系列产品,不再局限于衣服、腰带、帽子、鞋垫等日常生活用品,而是把羌绣的技法普遍用于饰品、文具、箱包,产品的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有了创新的羌绣系列产品,怎么拓宽销路也是一门学问。

这位土生土长的羌族绣娘采用了最朴实的办法:只要有会展,她就带着产品去参会,有亮相的机会,绝不会错过。

一个月前,绵阳举行“绵品出川”系列活动,陈云珍报名参与其中,先后去到了厦门和东莞,“现场卖出去了几十件工艺制品,很不错了!”

让陈云珍欣慰的是,不久前,国内某知名运动品牌找到她,定制了上千个羌绣图案。“这些图案现在已经由我们绣娘共同完成了,在不久后,消费者就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印有羌族特色图案的运动装了!”陈云珍激动地说。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