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历史性时刻!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893天前 | 36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航天迎来历史性时刻!在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中国航天迎来历史性时刻!在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11月29日夜,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6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在这次任务中,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将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其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新乘组先上去,老乘组再下来,这种模式可以说中国空间站已经进入长期有人值守的阶段。那么,两个乘组6个人同时在轨,工作与生活如何调配?未来半年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肩负哪些使命?对此,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神舟十五号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期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两批共六名宇航员同时驻留在太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是中国首次有如此多宇航员同时在轨,并实现乘组轮换,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重要时刻。目前,中国也是在外太空航天员驻留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值守,意味着地面团队的飞船研制任务也是接续不断的。杨宇光表示,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五号乘组轮换期间,原则上两个乘组按照各自任务和计划开展在轨工作,由于人多设备多,交接任务会比较繁重。同时,神舟十五号乘组进入空间站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将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整个空间站T字形构型组合体组成天宫空间站一期的最大构型,总重近100吨。那么,整个航天的科研工作,无论科研的种类、深度、广度以及科研的工作量都会急剧增加。

此外,在神舟十五号乘组正式完成轮换后,三名宇航员将会陆续进行40多项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还将实施3到4次出舱活动,完成梦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神舟十五号任务舱外作业任务复杂、操作难度大,且作业位置涉及三舱,对航天员自主应急返回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杨宇光说,经过此次在轨飞行验证,后续这种轮换模式将成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常态化模式。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还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


  • 07 2025-05

    用画笔和根雕诠释艺术之美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