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李珍珍:只此一生必须热情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937天前 | 45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9月,李珍珍作为台州第十批第二期援疆人才来到阿拉尔市,眼前的景象与预想完全不同,这是一座年轻、热情、充满活力的沙漠新城,她的内心涌出了一股莫名的感动。然而,还没能好好感受一番阿拉尔的美,李珍珍便和援友们投入到了忙碌的援疆工作中。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那么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人才管理与开发组成员李珍珍,这段记忆的胶片将定格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援疆经历,这400多个日夜的援疆时光对她而言即是家珍。

  2021年9月,李珍珍作为台州第十批第二期援疆人才来到阿拉尔市,眼前的景象与预想完全不同,这是一座年轻、热情、充满活力的沙漠新城,她的内心涌出了一股莫名的感动。然而,还没能好好感受一番阿拉尔的美,李珍珍便和援友们投入到了忙碌的援疆工作中。

  由于援疆工作出色,李珍珍先后荣获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授予的“担当作为优秀个人”,师市“五一巾帼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当好援疆项目“铁算盘”

  在李珍珍的办公桌上,总能看到一摞摞有关智力援疆项目的档案袋。每个工作日,她都很忙,忙着对项目材料逐一审核并做好台账。

  李珍珍说:“每一个智力援疆项目完成后,我都要把所有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做到有据可查,这也是规范开展援疆项目的方式。”

  每一项环节,李珍珍都要仔细审查无误后才通过;每一笔资金,她都严格按照规定核对拨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援疆资金使用安全,不出现任何问题。

  这样做,资金安全了,李珍珍却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可她却没有任何抱怨。作为台州援疆人才女同志里年龄最大的一个,七零后的她做事相当沉稳,她本就是审计人员出身,每件事都力争做到细致入微。

  有一次,师市某单位的经办同志对李珍珍说:“援疆资金的申请流程也太严格了。”李珍珍笑笑说:“审核严格也是对你们负责啊!如果符合要求,我们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把资金拨付给你们。”

  在李珍珍看来,无论身在何处,与项目资金打交道,一分钱也不能出差错,这既是岗位的要求,也是她三十多年工作责任心的体现。

  李珍珍还将台州先进的审计工作理念传授给受援地同事,在“同级审”业务上给予指导,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师市和台州审计部门干部工作交流,既相互学习,又共同提高。

  化身智力援疆“润滑剂”

  从智力援疆工作“小白”到现在干事得心应手,李珍珍这段期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实践。经手的每个项目,她都努力对接、实施,指导协助受援地部门单位做好项目的申报、实施方案编制以及活动方案策划。

  阿拉尔市是一座具有军垦特色的城市,在戈壁滩上,创造了凝聚着红色基因的军垦文化。李珍珍和组内同事牵头组织了一系列交流交往、文化润疆活动,为阿拉尔市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氛围增添了一抹台州亮色。近3年来,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共安排交流交往各项智力援疆资金6700余万元,组织大量师市团处级、连队两委、科教文卫等系统各类干部人才到台州交流、培训,助力师市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这其中离不开李珍珍的辛勤付出。

  推进交流交往是智力援疆的重要部分,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走出去”“引进来”时不时会中断,原定计划会因此打乱,甚至不好再安排。面对这一情况,2022年,李珍珍和组内同事加强了与台阿两地有关防疫部门的联系,一旦条件允许,立即组织项目单位实施项目,降低疫情影响,提升交流交往工作效率。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台州市援疆指挥部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人才管理与开发组积极推进“文化润疆”项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21年11月起,台州市援疆指挥部联手第一师阿拉尔市文联,共同策划举办以“我爱浙疆”为主题的系列文艺交流活动。此外,指挥部还邀请台州的文艺工作者、书法绘画大师、“和合文化”专家学者等到阿拉尔市开展文化交流。

  春节期间,首场“台州黄岩·阿拉尔”书法联展在阿拉尔市政府一楼大厅展出时,观看书法展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人沉浸在精湛的书法艺术中。

  交流交往是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团结进步,其中,在文化上的交流交往显得尤为重要。6月11日,台州非遗文化走进阿拉尔市,台州刺绣、黄岩翻簧竹雕等台州非遗技艺类作品展示给广大的阿拉尔市民;番薯庆糕、青团、米糕等传统美食,用最独特的台州风味,来款待每一位前来品尝的阿拉尔市民;台州《易筋经》(国遗)、台州传统文化表演等传统非遗节目在非遗之夜表演。

  9月21日下午,“南疆东海两明珠 万里相聚共富行”和合文化走进新疆阿拉尔系列活动在师市文化馆举办,“和合文化大讲堂”也正式落地师市。知名和合文化研究专家共聚阿拉尔,解读丝路重镇、大漠明珠阿拉尔的城市精神,共享“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台州的先行之美,拉开了两地深化合作交流,推动新疆各项文化事业大发展的新篇章。

  李珍珍全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策划和开展,当看到参观书画展的市民络绎不绝、观众在观赏精彩节目后献上热烈的掌声、人们对台州“和合文化”充满兴趣,尽管前期准备再忙碌,她也觉得这些辛苦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只此一生,必须热情。我们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我会充分发挥台州审计的铁军精神,让援疆成为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李珍珍说。


  • 07 2025-05

    用画笔和根雕诠释艺术之美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