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二十大代表风采|周荣方:用心用情讲好“行走的思政课”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934天前 | 5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周荣方用白描式的记录感动了无数人,她的负责与乐观也展现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许多学生和网友都因为看了她的日记而加入了志愿者队伍。17篇日记,不到20天,阅读量达到200多万。网友评价:“这堂思政课有温度,一起努力,共克时艰!” 

在教育系统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推出专栏“二十大代表风采”,集中展示教育系统党代表的风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州大学思政课教师周荣方。


周荣方在思政课堂


“行走的思政课”是周荣方在微博主持的话题,目前阅读量已突破2000万。通过“行走”,周荣方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用身边“小感动”激发社会“大能量”。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基因、化为血液、变成行动?在周荣方看来,只有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从2010年起,她一有时间就往基层跑,见到了很多在书本上读不到、课堂上看不到,却极具说服力、感染力的身边人、身边事。数年行走间,周荣方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兰考。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与焦裕禄同时期的农民,提及“老焦”时仍声音哽咽,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半个多世纪过去,焦裕禄一直活在大家心里。周荣方的内心受到巨大震撼,一度彻夜难眠,她决定讲述“焦裕禄精神”,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幸福”。“那一天是1966年2月26日,苍空含黛,大河呜咽,多灾多难的兰考人民,迎回了他们最优秀的儿子——已故的县委书记焦裕禄……”课堂上,周荣方声情并茂地讲述焦裕禄事迹与精神。这节沉浸式思政课直播不仅让现场的学生泪流满面,更是感动了亿万网友。


周荣方和同学们在一起


为了上好大思政课,周荣方紧跟时代、映照现实、知行合一。她认为,讲好思政课要贴近现实,身教言传才是最好的教育。

  

2021年至2022年,受疫情影响,周荣方所住小区多次被划为封控区。周荣方第一时间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团队,并在微博记录“志愿者日记”,以参与者的视角讲述身边基层党员的感人故事。

 

周荣方用白描式的记录感动了无数人,她的负责与乐观也展现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许多学生和网友都因为看了她的日记而加入了志愿者队伍。17篇日记,不到20天,阅读量达到200多万。网友评价:“这堂思政课有温度,一起努力,共克时艰!” 


周荣方和同学们探讨问题


在周荣方的课堂上,几乎没有学生看手机。学生们说:“手机没有周老师讲的有魅力。”这份魅力来自于周荣方对教学工作十余年的专注钻研,来自于她对思政课的深厚感情。

  

2020年,疫情发生后的第一个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节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周荣方组织多校师生以原创作品为一线女职工送祝福。很多同学深情留言:“本来没觉得什么,可是画着画着就哭了,她们穿着防护服也会饿,希望能尽快回来吃到真的蛋糕。”“我崇拜英雄一样的她们,可是我更希望尽快看到平凡的、和我们一样的她们……”看到留言后,周荣方组织团队教师共同将学生的感悟制作成推文在“师话学语自铿锵”微信公众号发布。这个微信公众号,是周荣方带领多所高校思政课教师于2018年创建的,她们利用业余时间辗转于各个高校,和同学们座谈,并带领学生们在公众号进行网络原创联动,打造了“红歌联动”“校园一分钟”“抖音经典阅读”等原创品牌,凝练出的“联动教学法”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学生们纷纷感叹:“没想到思政课也能这么‘潮’!”

  

讲好思政课,对周荣方来说,是要倾尽一生去追求的事业。她深知,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个学生,还是一个个人生,更是国家的未来。”近年来,周荣方先后获得各级别讲课比赛的最高奖项,成为打造“思政金课”的典范。用心用情,周荣方以身体力行让思政课在“行走”中扎根愈深,愈有力量。


  • 07 2025-05

    用画笔和根雕诠释艺术之美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