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著名艺术家陈瑞琪受邀出席第二十二届世纪大采风年度盛典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997天前 | 392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瑞琪先生,一九四八年出生于香港,广东省江门市人。大专学历,1988年毕业于江门市委党校,党政干部管理专业。历任广东省江门市荷塘镇委副书记,江门市林业经济发展总公司、吉林省合裕金矿业有限公司、广东大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

第二十二届世纪大采风年度盛典于2022年8月18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席恺主持开幕式,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原主任薛启亮就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指导性政策结合世纪大采风的未来发展做了深入性的解读和论述。著名艺术家陈瑞琪作为艺坛人物分论坛特邀贵宾受邀出席盛典,并上台发表精彩致辞。


陈瑞琪先生在贵宾欢迎酒会现场

陈瑞琪先生,一九四八年出生于香港,广东省江门市人。大专学历,1988年毕业于江门市委党校,党政干部管理专业。历任广东省江门市荷塘镇委副书记,江门市林业经济发展总公司、吉林省合裕金矿业有限公司、广东大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

陈先生从小酷爱书法、美术,视艺术为生命。他早年与中国著名书画大师孔昭金、“中华一指”张国钧等著名书画家一起切磋艺术,受益匪浅,后被孔昭金大师破格收为关门弟子。多年来,在工作之餘,他潜心于书画艺术,热爱生活,拥抱自然。持久的负重与孤独相互交错,始终不脱离陈瑞琪艺术家生命中的感受和对书画艺术的爱好和执着,从而构成艺术家的艺术百花园和他独特的艺术世界。在企业界,他的艺术是独树一帜,在艺术界,他的企业更是风生水起,现在的陈先生,更是笔耕不辍,为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不需扬鞭自奋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为中国传统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

陈瑞琪先生步入盛典大会现场

18日上午九点,年度盛典开幕,由亿央网总裁、中世采集团董事局主席姚小飞代表主办方对所有参会方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着对世纪大采风活动22年来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并对世纪大采风活动现况和未来做了概述和展望。

陈瑞琪先生现场致辞

陈瑞琪先生,现为世纪大采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翰墨书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院士、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江门市江海区美术家协会荣誉会长、江门市江海区美术家协会第二届名誉主席、中华全国“金鼎”文化艺术名家榜入榜艺术家、中国非遗(国画、书法)高级传承师。

看到上述职务,很难和艺术二字产生关联,然而,当他获得了的那些书画大奖真实地展示在面前时,迫使你不得不重新认识一下这位仕途文官、企业儒将。

陈瑞琪先生现场接受领导授牌

陈瑞琪先生在数十载传承研修书画艺术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每天学习抄录儒道经典名篇语录,同时写下自己对这些经典哲思的理解与感悟,不仅聊以自勉,同时也给身边的人带来启示,带来领悟,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传统儒道哲思中开拓思想、净化心灵、启迪人生。从陈先生动笔抄录开始至今,已经收获了大批粉丝,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赞誉,《采风中国》杂志也分期将陈瑞琪先生的书道悟理的内容进行了刊登报道,不仅扩大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让人了解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想内涵,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这是一种艺术家非常难能可贵的艺术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一种文化自觉与人文担当。

陈瑞琪先生在贵宾访谈室接受专访

书法的至高境界是道法自然,是人生境界的再现,书法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根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的审美观念也必然是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创作延伸和格局!身为一名时代艺术家,也唯有跳出死板的拘泥模式,作品才能最终获得于突破性的画品语境!然而这一想法说出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十分的困难,因为无论是丹青艺术也好,还是翰墨艺术也好,其每一种艺术的创作意识都是与传统离不开关系,所以这就要求艺术家本人需具备于丰富的学识修养和创作体悟,继而找到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之间的契合点,是谓汲古韵而不拘泥,师自然而不流俗也!而今日陈瑞琪先生所作艺品,便正是深映于此道,尤其是在对个性艺术语境的塑造上,陈先生更是展现出了一种极为高涨的艺术热情,众幅丹青作品是既得于自然法象,却又不失于意悟之境,所书翰墨则更是与古同脉,与气同臻,由谓以书载道也。

陈瑞琪先生盛典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其书法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气韵和流淌出来的道意,让人感到创作者的心境已在眼前,我们不得不被这种儒雅、宁静之美所感染、所打动。在陈先生书画创作中,其以中华五千年文化为根基,融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以简洁涵出,庄重雅典,言近旨远的笔墨传扬儒门文化、道学哲理,启示众生,悟道人生。在陈先生的作品中,不仅能够欣赏到精湛的书画技艺,同时也能够窥探到其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陈瑞琪先生,不仅是涵养其艺术思想、艺术技巧、艺术创作的丰厚土壤,也是影响其人格、品性、素养的重要文化元素。在求艺的道路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指引着陈先生奋斗的方向,是其执着进取、守正创新的根本精神支柱。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陈先生则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其认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根脉,是我们从文从艺的思想基础,但是一定要师古不泥,紧随时代,这样才能有所发展,而且儒学和道学也是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必须要兼容并蓄,才能将二者的魅力发挥出来,如其所作翰文书画作品,即取景于山外,神意在心田,既有神日的内涵美,也有妙能的形式美,以儒门笔墨辉映道学哲理,儒道融,相得益彰,既能体现儒家的礼教文化,又能彰显道学的思想哲理,端庄雅逸,韵味无穷。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心怀天下的儒门书家,陈瑞琪先生矢志于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为根脉,以人民为中心,以时代为导向,默默耕耘,守正创新,将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想、所得尽皆灌注于笔端,以翰墨之法尽显儒释风华,以文墨之道凝铸兴国伟力。

陈瑞琪先生在笔会现场挥毫泼墨

未来,陈瑞琪先生还将厚植传统文化,深耕笔墨丹青,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锻造符合人民需求、时代审美,弘扬民族精神的精品佳作,尽己之能传民族之艺,铸民族之魂,为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己之力,贡献毕生。

陈瑞琪先生书法作品赏析

陈瑞琪先生国画作品赏析

在盛典闭幕式上,中国文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原秘书长王锋做了总结性陈辞,对本届活动的圆满举办表示了祝贺,并对世纪大采风活动22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坚持不懈的采集正能量,树立新榜样表示了肯定和鼓励。


  • 16 2025-05

    以孝为笔,书写文化与公益的时代答卷

    作为新孝文化全国旗袍大赛执行主席,徐梅琴将旗袍文化与新孝文化完美融合。旗袍,这一承载着中国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服饰,在她的推动下,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成为了新孝文化......

  • 07 2025-05

    用画笔和根雕诠释艺术之美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