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江苏如东赵家剧院创始人赵亚华,作为中国好人代表应邀走进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在第五届国际中国公益事业大典上,分享了他德善力行惠民生的感人故事,激起全场热烈掌声,荣获“我和我的祖国”2022公益先锋人物奖。还被中国雷锋工程委员会、全国学雷锋办公室等部门授于“雷锋式人物”光荣称号。他是一位从大集体企业跌倒后重新创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观的中国好人。
一,诚信让他东山再起
1991年,为完成上级指令性出口生产任务,赵亚华承包的如东动力机械配件厂二金工车间亏了本,虽然厂长说政策性的亏本厂里补,可其他车间也没有盈利,那来钱呢?年关将至,因无能支付外协加工费,他不仅吃过人家的口水,还挨过人家的拳头。此时,有人叫他悄悄离开,可他想:人家出钱出力,总指望年底拿血汗钱回家养老养小,我怎能做一个没有良心的逃债鬼呢!便偷偷地花光与妻子多年在厂的积蓄。为此,妻子背着小孩走了,他背着三千多元债务泪流满面。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大年三十,外面飘着雪花,他孤家寡人在宿舍,嘴里哼着小曲,牙齿咬得咯咯响,挥手在墙上写上“穷则思变,艰苦创业,东山再起,再展雄风”十六个字!可承包的失败,家庭的破裂,信誉随之而去,创业谈何容易,资金那里来?饱尝了越是没钱越难借的滋味。
正月十九上午,他写下"今借到曹刚人民币叁仟元,6个月内还清本息参仟参佰元整,过期还双"的借条,硬着头皮来到曹埠街上这位老同事家,老同事接过借条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说:“你等会儿,我去与方琴商量一下”。一会儿,老同事和手里拿着钱的妻子从房间来到他的跟前低声地说:“知道你现在很难,我们把这钱给你,不是看在多高利息上,是看在你人心好,宁可自己遭殃,也不连累人家。说心里话,今天把这钱借给你,就不想要了,不过,你要是真能翻了身还来那最好”,他眼里看着,耳里听着,不由得鼻子里阵阵发酸,泪水浸湿了眼眶,大声地说:“谢谢,我一定还!”接过钱,他深深地向他们鞠个躬退步离开。
几天后,有人说他借的是“高利贷”,到时可以不还,他捏着拳说:“人家把钱借给我,是给我的活路,到时没钱,哪怕卖血也要如约归还”。十天后,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台旧车床,经过十多天的修理,人家找上门来花6800元买去。他用这创业取得的第一筒金提前还清了这笔借款和厂里他经手欠下的所有债务。消息传开,曹埠街上不少有钱人,有的上门,有的打电话,叫他要借钱去找他。在他们的支持下,他购买了加油机等设备,办起了曹埠加油站。
加油站是个本大利宽的行业,尤其在批、零价格随同国际油价涨跌后,低进高出赚大钱。2010年初夏,他看好国际油价猛涨的机会,借钱开了一百多吨寄存油。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早上,主管看到他手腕和颈部的皮肤异常发黄,送他到附近医院检查。“按惯例他患了恶性肿瘤,并且病情发展很快,要赶快到有关医院确诊治疗,不能延误。”主管听到医生的话,连忙出门,看到门外的他不停地给一个个手机上的联系人拨打着电话,焦急地催他上车,他看她眼里含着泪,强忍着内心的剧痛笑一笑说:“医生对你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他是吓唬你的,如果真是那样,我早一天晚一天去,不还是一个样吗”?焦急地手指指手机上一连串的联系人接着说:“这么多人的钱借在我身上,现在的头等大事是还请他们的钱,如果我背着债务死了,是不道德的”!理解他的主管只得配合他,花两天多的时间八折价转让掉所有的寄存油,还掉近百万借款后才去南通附属医院,然而,经过全面检查,完全排除了恶性肿瘤,傍晚,他们看到所有的检查结果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后来经过仔细检查,原来是床上的黄被套掉色惹的祸,“真是好人一生平安啊!”,一直关心着他的合作者们纷纷发来贺电。县交警大队的陈警官,不仅将前几天拿回的十几万块钱送去,还特此为他在马塘玉瑶大酒店请了一桌"喜“酒。
“我们就是要与你这样讲道德守信用的好人打交道啊。”此后,不仅在资金上支持他的人更多了,前去加油的人也一天天增加,他加油站的年销售增涨到千万元。使他很快还清了债务,为踏上文化惠民路创造了条件。
二,学雷锋从自己做起
1994年春,赵亚华听到一些村民家连连失窃的消息,自发地来到曹埠派出所,在“一不要工资,二服装费自理”的再三恳求下,成为当地第一个义务联防队员。常常走村串户,义务值班巡逻,维护社会治安。
1996年春天的一个傍晚,他在曹埠街西首拥军桥下,看到一位三轮车司机,从卖甘蔗的摊儿上抽出两根不给钱便走,女卖主追他要钱,司机瞪着大眼高声嚷道:“谁不认识我,书记乡长见我也得让三分”。“唉唉,人家挣着小钱不容易,你要讲点道德啊!”在他的帮助下,卖主拿到了钱,可几天后,常常有青年到他加油站上加油,不是油钱少给,就是欠账。一次,他要一位结清前面所欠的账,却遭到一伙围攻。凌晨,他被伤痛疼醒,联想起社会上损人利己、欺行霸市等一幕幕往事,心想:现在有钱的人多了,可思想滑坡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啊!便连夜写了一份自己出资开办讲文明、讲道德、树新风广播节目的报告,天一亮,来到乡政府,塞进党委书记王荣奎的门缝里,上午九点党委书记葛正明和宣传委员许汉林到他加油站敲定,几天后,由他出资并协助主持、政府办公室主任、通讯干事陈晔楠任编辑和主持人的全国第一个传播文明新风的农村广播《新风之花》在曹埠广播站开播了,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率先在家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社会上渐渐形成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气。7月1日,《人民日报》以“何愁新风不浩荡”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几个月后,党中央隆重召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蓬勃发展。
此事更激发了他的热情,决心学雷锋从自己做起,让好人现象在如东生根、开花、结果。随后,他索性找了加油工,腾出手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傍晚,他看到一位老太太在河水边挣扎,跳下水中将他救起,送到家中,看到两位八旬老人,住着破草棚,过着用水下河拎的艰苦生活,感到十分的心酸。询问到他们有儿子后,随即找到他,得知他老婆和儿子都有病,家庭也很困难后,便请村打井工葛伯林去为老人家打了一口电动水井。眼看水龙头喷出清清的自来水,老太太激动得泪水往下流,老爹向打井工连声道谢,葛伯林笑着把赵亚华朝前一拉说:“老爹,是他出钱请我来打的,“菩萨”!老爹连忙跪到赵亚华跟前,不停地磕着头:“谢谢”,"不能这样"他连忙扶起老爹接着说:"你这样的困难,早该告诉政府啊,党和政府支持我们创业致富,我们富了就应该来帮助你们啊",离开时,他给老人留下手机号码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找我”。
一天凌晨,他被加油工叫醒,说来了个身强体壮的青年,大吵大闹,不准加油,他急忙起身,邻居赶来说:“他叫朱丛宝,早年患上精神病,长年靠药物维持,家里为他买药卖光了所有值钱的家具,停了药就发病出来大闹天宫,砸人家窗户,乱打人,为此,村民们都很恐慌,碰到后总是报警,让警察绑走。为了加油站的安全,你赶快报警啊","他是残疾人啊”!把皱起眉毛边说边来到朱丛保身旁,手指指他的口袋轻声地问:“你身上没有火柴或打火机吧?”眨眼间,朱丛保一拳朝他脸上捅来,捅得他右鼻孔直冒血,加油工连忙拿来纸巾让他止血。“你别心疼他了,还是叫警察来把他绑走吧”,邻居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他对他摇摇手后,忙到宿舍,拿來一袋饼干来刭朱丛保跟前,笑笑对他说:“你饿了吧?”他接过饼干甜甜地吃了起来。“跟我来,再喝点水吧。”随后,他把他请到营业室,叫营业员拿来几瓶矿泉水,并坐在旁边陪着他。随后,他到门外拨通时任村支书陈福新的电话,很快约定由他出钱,村里派人将他送到县精神病医院治疗,一周后恢复正常出院。
20多年来,不少像这些省里省外的特困户,在他的帮助下走出困境;无数的路人被他请上“免费上车,顺路送行”的雷锋车,送到目的地,不少人掏钱送物表示感谢,“不要谢,要谢你也去帮别人做点好事吧”,都被她这样婉言谢绝。
三,“建议取消石油补贴”被国家采纳
“ 作为一个企业老板,应当富有社会责任感,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联系在一起”。赵亚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伊拉克战争后,国际油价猛涨,国家为推行“惠民油“政策,实行内部调控,给“两大”石油公司发放石油补贴,形成批零倒挂的成品油市场。民营加油站因两大公司停止供油,要么关门,要么销售小油厂油贩上门推销的油品,两大公司加油站上常常因抢购油品打架闹事,加油难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2008年3月,同行们看到他也有加油站关了门,纷纷怂恿他上访和到石油公司滋事。“国家发放石油补贴,是为了照顾老百姓的利益,我们千万不能去添乱啊”!他一一说服大家后,从“消费者难得实惠、应当给予社会加油站平等经营的权益”等方面入手,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发改委主任马凯写信:”建议取消石油补贴,规范成品油价格行为”。几个月没有得到回音,家人说他耍书生气,只能是石沉大海;同行们更因为他信中反映了自已及其民营加油站无序经营的事,埋怨他“不打自招,会引火烧身”。然而,8月初的一个下午,一个010区号的电话打来:“您好,您是赵亚华吗?”,对方亲切的问好声使他喜出望外:“是的,您是”?“我是国家发改委的,我姓陈……“,对方一番赞扬声后告知:“您的建议,正在征求多方意见,国家发改委有望在两个月内出台新的办法”,“太好了,谢谢”!最后对方叫他记下其办公电话,并分咐:“在这段时间内要保持手机畅通,及时反馈新的情况和信息”。经过一次次电话互动后,果然,10月1日,国家全面取消石油补贴,规范成品油价格行为。不仅仅使成千上万的民营加油站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很快解决了加油难的社会问题,维护了成品油市场和社会的稳定。为此,乡亲们纷纷翘起大拇指夸他“是一个能够呼风唤雨的人”!南通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也先后邀请他座谈新闻直播间。
四,六百万铺就文化惠民路
撤乡并镇,行政区划调整后,赵亚华看到原有的一些乡村影剧院、文化站相继没落,农村的欢声笑语少了,无事生非的人多了,心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娱乐需求相应增加,有了钱要搭建一个既能快乐百姓,又能提高大家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的大舞台,2011年,他还请信用社贷款后,便创办了全国农村第一家纯公益剧院赵家剧院,每周一场演出,歌舞、杂技、小品等接地气的节目,穿插道德与普法有奖问答,观众一律免费入场,并可登台献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还享有免费接送的待遇。不仅开启农民看戏不花钱的新时代,而且打造出把道德法制课堂搬上舞台的新农村文化品牌。省市县领导及其媒体记者蜂涌而至,给予高度评价。几个月后,党中央又隆重召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在此及其之后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鼓舞下,他为这个只烧钱不赚钱的纯公益剧院投资600多万元,在大江南北发展20多家分院,义演4000多场,惠及20多个省市的百万民众。成为以文化人,助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科基地。
他在文化惠民路上走了四步:
第一步:2011年,在他经营的孙窑福利加油站北侧,投资30多万元,搭起300多平方米彩钢房,办起第一个剧院。虽然设备简陋,但场场坐无虚席。
第二步:2015年,他卖掉两个加油站,投资280多万元,在如东南大门的上漫社区建设赵家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第三步:2017年,他千里迢迢走进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阜平县,开办阜平山区分院。之后又发展了四川省青林云庄农家乐分院,走上文化扶贫新征程。
第四步:2021年,为充分发挥赵家剧院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满足全国及其境外志愿服务者线上活动的需求,投资100多万元,在跨岸村32组建设设施设备一流的赵家剧院演艺中心。
这四步,他竭尽所有,硕果满满。
成果一 :开启百姓看戏不花钱的新时代。赵家剧院及其分院的周周演及其送文化到村居到学校、敬老院,让当地百姓享用到免费的文化大餐,他们尤其是残疾人、老年人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无比温暖和幸福。
成果二:打造出道德法制课堂搬上舞台的新农村文化品牌。赵家剧院在每场演出中都必不可少的普法知识有奖问答,在广袤的农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並很快改变了普通百姓对法律原有的偏见和认知。“从前我帮助人家调解纠纷时,只要一提及法律,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农民,你不要拿法律给我扣帽子’,认为法律是制约他的枷锁。‘职工的工伤保险应该由谁缴纳?’‘咱自己缴纳’‘不对,应该由用人单位缴纳'!‘啊?!’‘请看《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赵家剧院的普法宣传,确实产生了良好的效应,使学法、用法、守法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退休教师、冯桥村的义务民调员杨本倬的话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他说:“这几年来,赵家剧院推出普法宣传教育,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和谐,如今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大大减少了,许多事情邻里之间都能自己解决。我这个义务民调员都快要'失业’了。
成果三:草根明星层出不穷。不少文艺爱好者在赵家剧院声乐、舞蹈老师的辅导下,演艺水平不断提高,成为草根歌唱家和艺术家,近几年先后有50多位走上央视。
成果四:让人心向善。受到健康向上文艺节目熏陶和赵亚华助人为乐精神感染,众多文艺爱好者纷纷加入赵家剧院志愿演出、德法宣传、义务接送雷锋车等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6项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涌现出冯婷婷、陈瑞康、王建兰、李军学、陈正桂 等出钱出力支持他文化惠民办分院的优秀志愿服务者,还呈现出张晓虎不畏艰险,驾车数千公里为疫区捐赠30多万元物品的抗疫英雄。
成果五:文艺助力“宅家”抗疫。2020年1月底,疫情爆发后,赵家剧院把演出活动,从实体舞台迅速转移到网络舞台,利用互联网优势,组建赵家剧院网络群(中国好人群), 把赵家剧院志愿服务者发展到26个省市,并推行“一对一”服务即:一个人负责一个家族,带动一个村。引导大家不出门,关起门来,开心唱歌。为鼓励此项活动,他带领200多位爱心志愿者捐款筹集资金,连续三年线上举行全民k歌全国歌手大奖赛,比赛500多场次,在疫情的沉寂中撒下了欢乐的种子。
成果六:挽救迷茫者。赵家剧院普法大舞台,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提高了百姓的法制意识,不少人彻底告别赌桌。
成果七:帮助残疾人重燃希望之火。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虹元村残疾人蒋银银就是受益人之一。因先天性脑瘫,双下肢残疾,家里为她治疗,债台高筑,患上严重的抑郁症。第一次接到赵家剧院观看演出后,脸上露出笑容,并和盘托出自己的愿望:“我要是也能像那些观众一样能登台演唱就好了。”第二天,赵亚华登门送去音响,教她学习唱歌。几个月后,蒋银银走上舞台,一展歌喉,演唱结束,台下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观众的一次次鼓励,点燃了她生活的希望之火,孤僻寡语的她,变成活泼开朗的歌手。
蒋银银的故事和歌声打动了央视,2020年9月下旬,蒋银银及其家人和赵亚华应邀走上《幸福账单》舞台,放歌一首《感恩今生遇见你》,感恩赵家剧院,深情演唱打动了央视主持和无数观众。
成果八: 助困奔小康。赵家剧院阜平山区分院附近的刘丽华,因老公意外残疾,为赚钱养活全家,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帮人家杀猪、搬砖。长期的劳累和艰苦的生活,使她不堪重负,对生活和家庭失去信心。观看了赵家剧院演出后,心灵受到触动。经赵亚华开导和两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夫妻两和好如初,在平阳镇上开起“惠民菜店”,今年买了一套120平3室1厅居民楼房,成为阜平山区接受央视采访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几个月前,她千里迢迢来到如东,在赵家剧院门前竖起“中国第一农民公益剧院”的感恩牌。
“你是家乡第一个民营加油站老板,跟在你后面做加油站的都发了财,你怎么舍得把20多年来的所有收入全部用于公益服务”?“当年,为赶走日本鬼子,提振军民抗日士气,我的祖父母跟随曾祖父他们配合新四军宣传演出,死都不怕,如今,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为追求百姓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没有什么不舍得抛弃的啊”!赵亚华面对提问,说出心里话。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
中医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文明一样经历了5000多年的时光,是我们的国粹。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验经验,是中......
文绍明,中医世家,医圣传人,中医执业医师。师承国医大师李佃贵传承弟子。湖南永州人,1966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师承祖传,幼承庭训,遍览历代医著,精研中医名家著述。......
李佃贵,(1950-),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医浊毒论创始人,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届中国中医科......
陈巴乙拉,蒙古族,中国农工党员,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第9代蒙藏医药传承人!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专业!1998年开创自己的蒙医诊所,2015......
时峰,男、汉族、生于1977年3月14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氏正骨术”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时氏正骨筋膜点位松解疗法创始人,现任北京时氏国际中医研究院院长......
钱书东同志之2007年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同志交流中医养生后,坚决步入中医养生行业,通过多年的从业和技术总结,结合中国古老养生艾灸疗法创新、开创了“中医《太和......
陈俊欣,男,出生于1975年,毕业于江西学科大学与中医药大学,曾就职于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修深造。时任俊真堂健康管理中心院长,......
花医师一直坚持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崇尚“中医 中药 健身 健康”。花医师真诚邀请从事中医药事业的有缘人士团结协作,共同为中......
程秀峰,男,生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2013年冬加入脊柱梳理做起了非药物疗法,利用非药物疗法调理好更多的颈肩腰腿疼患者。2015年本店非药物疗法登录安阳日报做了......
版权所有 © 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浏览本站
Copyright © 2001-2025 www.sjdc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