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启动于2000年,运行21年之久,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新闻文化团体发起,由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大型文化成果展示展播系列活动。
 
内容详情 ————
采风聚焦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成立一周年工作报告!
来源: | 作者:王际贵、张志学 | 发布时间: 1073天前 | 1289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宁市咸安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成立于2021年4月28日,在美丽的香城泉都(三亿茶都)正式挂牌成立。


咸宁市咸安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成立于2021年4月28日,在美丽的香城泉都(三亿茶都)正式挂牌成立。


 

研究会是经省民政厅批文,由咸安区文联领导,研究会在咸宁市咸安离退休老干部大力支持下筹备小组成立,大家推荐离退休教师金开珠同志为研究会首任会长,推荐李志文同志为研究会秘书长兼副会长(专职),推荐方向红、陈长风、郑曙辉、陈建国、张志学、王际贵等几位同志为研究会副会长,研究会特邀请离退休老干部孙基志、吴裕舜等同志为研究会顾问。


 

今天的会议由研究会副会长郑曙辉同志主持,会议在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首先主持人宣读了研究会成立一年多工作报告,内容如下:主持人宣读了参加本次研究会的领导和会员名单,参加本次研究会人员共计45人,实到41人,符合法定人数,研究会自成立工作以来,已发展会员100余人,都来自于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主持人还宣读了研究会章程以及主要工作任务:组织发掘,整理,收藏咸安区传统文化遗产,开发文化资源,对咸安方言文化,地名文化,嫦娥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文化,民俗文化,孝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收藏文化,桂花文化等实行专人专班整理研究,拉近人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激发主动接近和理解传统文化,使诸文化与百姓共情,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社会影响力。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还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



主持人宣布,首先有请研究会秘书长(兼副会长)李志文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李秘书长指出,当前我国疫情还处于十分严峻的状况,通过疫情让我们懂得只要顺境把握住,逆境坚持住,困境扛得住,险境挺得住,前进之路就不会面临绝境,李秘书长的讲话内容夯实,工作有成效、亮点有纷呈,对下一步工作目标也很明确,大家听了之后激情飞扬,信心满满,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由研究会会长金开珠同志发表讲话,金会长是拖着伤残来到会场的,金会长自患病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研究会工作开展,金会长的讲话,让大家对研究会的发展更有信心,更有清晰的认识,祝金会长身体早日康复.


 

接下来有请咸宁市著名企业家、成功人士程建国同志发言,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多次得到程会长的大力支持,他既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也是一名古玩字画收藏爱好者,他收藏的作品数万件,陈列摆放几层楼,有的作品简直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程会长不仅有一双勤劳的双手,而且他还有一个超前的智慧,众所周知程会长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的成功取决于他的聪明才智、因善而慧,广结善缘,程会长的讲话非常接地气,讲述了他的成功之道,程会长为咸宁人民树立了榜样,是成功人士的典范与佼佼者,我们要以他为标杆,程会长最后也给研究会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然后主持人宣布有请咸宁市市委党校副校长兼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城外同志发表讲话:李校长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升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水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李校长讲话心系民心,鼓舞士气! 

 

最后由咸宁市政协离退休干部孙基志同志作会议的总结,孙顾问(主席)一生为人低调,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同时也可用"德高望重"四个字来评价他,孙顾问(主席)的讲话振奋人心,对研究会工作始终一如既往给予大力支持,对研究会每一位会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讲话幽默风趣、充满智慧,且记忆力极强,对古典文学与名人名著深有研究,值得大家学习,孙顾问(主席)对咸宁市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今后工作有了更好的指引。孙顾问(主席)最后讲:五月的季节万物繁茂,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用火一般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挑战,书写新的精彩篇章,最后孙顾问(主席)还引用"孙子兵法"的诗句为结后语,使今天的研究会在圆满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采风中国编导:王际贵 张志学 报道

2022年5月22日


  • 25 2025-04

    起舞天山下的江淮少年

    夜晚11点的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练功房内,19岁的罗昊仍对着落地镜练习。旋转、腾跃、抖肩,少年修长的身形划出优美的弧线。这个来自安徽合肥的少年,正用肢体语言解构......

  • 25 2025-04

    湖南乐之书店:“千店千面”的城市文化新空......

    世界读书日这天,在与长沙烈士公园为邻的乐之书店长沙一中店,读者们像往常一样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店内时不时传来翻书声,窗外一片翠绿。

  • 21 2025-04

    绣娘肖瑶:用青春焕新家乡非遗

    26岁的肖瑶是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2020年,大学毕业后的肖瑶回到家乡桃源县郑家驿镇梨子岗村创办“齐绘绣庄......

  • 21 2025-04

    山村健康守护人:33年干好一件事

    云南省腾冲市中和镇大村社区,黄爱玲用33载光阴生动诠释着“乡村医生”的真义。1975年出生于贫寒农家的她,曾因拮据放弃了卫校求学的机会,后以师承方式走上乡村医师......

  • 15 2025-04

    十年驻村路 山村换新颜——记广西桂林全州......

    村民们口中的“老莫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莫日发。今年将退休的他,再次被乡亲们盛情挽留。而这样的场景,在2019年、202......

  • 03 2025-04

    从非遗到文创 木雕“守”艺人闯市场

     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的李宝峰正在策划创作大型木雕《英雄礼赞》,为争取自由、不畏生死的东北抗联将士画像。走进北安木雕艺术馆,一件件精雕细刻的木雕让人目不......

  • 03 2025-04

    田建:当好“非遗大市”的非遗守护人和破圈......

    陕西渭南,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当地璀璨多样的民间文化。在这一“非遗大市”,有这样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

  • 03 2025-04

    苏秀兰 让绒喜花为现代生活增色

    绒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天津杨柳青尚氏绒喜花制作技艺是由北派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演变而来。清朝时......

  • 24 2025-03

    助力数字经济 打造云原生界的“海底捞”

    在即日举行的青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青云宣布QKCP企业级容器平台v3.2版本重磅升级。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资深产品经理于爽介绍,QKCP(QingC......